近年来, 袁家镇严格落实林长制,全力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,走出了一条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。2025年3月,袁家镇荣获全省林长制“优秀乡镇”荣誉称号。
袁家镇现有林地面积40445亩,林地覆盖率超51%。全镇下设17名村级林长及17名护林员,形成“镇级统筹、村级负责、护林员包干”的三级网格化管理格局。
肖忠号是袁家镇大兴村的一名护林员,每天他都肩扛打火把,手持大喇叭,沿着蜿蜒的山路巡护。检查森林防火隔离带、观察树木病虫害、清理沿途的枯枝落叶,山林的每个角落都留有他的足迹。
袁家镇大兴村护林员肖忠号说:“ 现在是防火期,我们护林员每天要走6个小时,12公里。每天巡林的时候,我都会看有没有火灾、病虫害或者乱砍滥伐。一旦发现问题,就会及时上报。这不仅是我们的工作,更是我对这片山林的责任。”
展开剩余62%守牢安全底线是基础,袁家镇依托铁塔哨兵摄像头和林长制APP巡护系统,建立“天上看、地上查”的全覆盖监管体系。制定“预防+应急”双轨机制,与17个村签订防火责任状,组建40人应急队伍,建成宽5-8米防火隔离带22公里。通过机械割除与人工清理结合,全面清除林缘可燃物,筑牢森林防火“第一道防线”。实施造林绿化提升工程,完成花椒新造林2210余亩,油茶林400余亩,砍伐销毁松材线虫病树900余株。
袁家镇以“点绿成金”的巧思,依托林业资源发展“林下经济”,在层峦叠翠间绘就生态富民的新图景。引进建设万亩花椒种植加工基地项目,引导村集体和经营大户采取股份合作、专业合作社、“企业+农户”等多种林业经营组织模式。该项目由村里和农户共同出资,公司提供树苗、化肥、技术指导,村民参与种植管理,壮大村集体经济。
种植大户唐基文说:“ 引进花椒项目以来,镇村两级积极的流转土地2000余亩,对我们提供妈妈式的服务,既包技术又包收购,我们心里确实很踏实。”
正是这样的贴心服务,让像唐基文这样的种植大户充满信心。如今,袁家镇基地的1500亩花椒已经落地生根,花椒产业已初具规模,这片山林正绽放出绿色发展的蓬勃生机。
袁家镇副镇长胡雄说:“ 花椒树的种植,是我们在林长制推动下,探索出的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发展之路。不仅让曾经的荒山披上了绿装,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,同时也减轻了森林防火的压力,让村民们养成防火的意识,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。”
在全面深化林长制工作的进程中,袁家镇多维度拓展、全方位提升,层层压实"管绿"责任,严守"护绿"底线,科学实施"增绿"工程,拓宽"富绿"渠道,构建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,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绿色答卷。
袁家镇党委书记雷伟军说:“ 下一步, 袁家镇将认真继续以林长制为抓手,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继续完善林长制各项制度,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。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,推广花椒特色产业,带动农民增收致富。强化森林资源保护,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行为,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。扎实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,确保森林资源安全。 ”
(记者: 李昕阳 曾靓)
发布于:北京市